发文单位:北海市财政局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2022年12月30日 |
标 题:北海市财政局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修订《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 |
发文字号:北财综〔2022〕15号 |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3日 |
北财综〔2022〕15号
各县区财政局、住房建设局: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住房保障方式等的决策部署,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修订<广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综〔2022〕46号)精神,为规范和加强我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市实际,对2020年出台的《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北财综〔2020〕15号)进行修订完善,现将修订后的《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海市财政局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12月30日
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修订<广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综〔2022〕46号)以及北海市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区)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
第三条 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还应遵守政府债券管理规定。
第四条 补助资金由北海市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管理。
北海市财政局配合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及时下达补助资金、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等。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编制,按资金使用范围提出资金分配方案,督促指导市本级单位及各县(区)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工作,组织做好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监控和评价等。
第五条 补助资金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突出重点、注重绩效、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六条 补助资金实施期限至2025年,期满后,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政策再作调整。
第二章 资金支持范围、分配和项目资金来源
第七条 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支持范围包括:
(一)租赁住房保障。主要用于支持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租赁住房的筹集,向符合条件的在市场租赁住房的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发放租赁补贴等相关支出。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主要用于小区内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小区内房屋公共区域修缮、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等支出。
(三)城市棚户区改造。主要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征收补偿、安置房建设(购买)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不得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之外的住房开发、配套建设的商业和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建设支出。
第八条 租赁住房保障资金采取因素法,主要按照各县(区)年度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新筹集公租房套数、租赁补贴户数等因素进行分配。
分配给某县(区)的租赁住房保障资金=应分配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应分配新筹集公租房资金+应分配租赁补贴资金
应分配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应分配新建类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应分配改建(改造)类保障性租赁住房资金
年度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租赁补贴资金由自治区根据当年度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筹集计划和租赁补贴发放计划以及补助标准等因素确定。
第九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采取因素法,按照各县(区)年度老旧小区改造户数因素进行分配,并对示范项目进行倾斜支持。示范项目资金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根据年度示范项目情况确定。
第十条 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采取因素法,按照各县(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套数因素进行分配。
第十一条 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分配相关资金时,对以下县(区)予以适当扣减:
(一)无特殊理由,支出进度未达自治区设定年度支出目标且在全区排位靠后的。
(二)无特殊理由,结转结余资金规模大且在全区排名靠前的。
(三)经审计、财政监管等部门检查发现重大问题的。
第十二条 北海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所需资金除向上级申请中央和项目补助资金外,地方各级项目由各级财政负责统筹解决,其中:
(一)租赁住房保障
1.公租房。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其余由地方各级财政负责统筹解决;各级财政可结合财力情况给予安排,也可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筹集资金。
2.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其余由企业自行负担。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融资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3.租赁补贴。主要通过争取中央资金给予解决,各级财政可结合财力情况给予安排。
(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通过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各级财政结合财力给予补助、企业或居民出资及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解决。
(三)城市棚户区改造。除申请中央和自治区补助外,其余部分属于政府投资的由地方各级财政负责统筹解决,各级财政可结合财力情况给予安排,也可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属于企业投资建设的由企业自行负担。
第三章 上级补助资金预算下达
第十三条 北海市财政局在收到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预算后,会同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30日内正式分解下达县(区)财政部门,同时将下达文件抄送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第十四条 县(区)财政部门接到补助资金预算后,应当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时将资金预算分解或明确到具体项目,并将分配结果报上级财政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在分配补助资金时,应当结合本地区年度重点工作加大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安排相关资金的统筹力度,要做好与发展改革部门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等各渠道资金的统筹和对接,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缺位。
第十五条 补助资金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予调整。各地项目因推进困难等原因无法实施确需调整变更的,由县(区)、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报本级政府批复同意,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下达项目调整计划。因项目调整导致补助资金需跨行政区域(即跨设区市和跨市管县)调整的,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项目调整情况提出补助资金调整方案,由自治区财政厅对补助资金进行调整;补助资金在本级行政区域间(即设区市内、市管县及城区间)调整的,由北海市财政局会同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补助资金进行调整,同时将补助资金调整文件抄送自治区财政厅。
第十六条 各地要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强化项目管理,县(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及时按工程建设进度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区)财政部门在收到项目实施单位等提供的完备资金申请材料后,原则上应于1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确有困难的,可适当延长资金拨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结转结余资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十七条 补助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补助资金根据支持内容不同,可以采取投资补助、项目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第十九条 县(区)财政部门应当对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严禁将补助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等支出。县(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补助资金,严禁挪作他用,不得从补助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第二十条 县(区)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县(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申报使用补助资金的单位及个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责令改正并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五章 绩效管理
第二十一条 县(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严格审核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开展绩效评价,在年度绩效评价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中期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决策情况、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相关管理制度办法的健全性及执行情况、实现的产出情况、取得的效益情况、其他相关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县(区)绩效评价指标由自治区财政厅会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参考自治区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设置。
第二十二条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北海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督促县(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按规定向自治区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报送全市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和自评表。县(区)财政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具体实施市县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按规定向北海市财政局、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报送本县(区)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和自评表。
市级以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财政部门对所提供的绩效评价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年度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如下:
(一)县(区)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本地区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自评表(逐项说明评分理由),附带能够佐证绩效评价结果的相关材料,于每年1月20日前加盖两部门印章后报送北海市财政局、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于无故不按时提交绩效评价自评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县(区),市级将按“零”汇总上报自治区。
(二)市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本地区上年度绩效评价报告、自评表(逐项说明评分理由),附带能够佐证绩效评价结果的相关材料,于每年2月5日前加盖两部门印章后报送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对于无故不按时提交绩效评价自评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市、县(区),绩效评价得分按零分认定。
第二十四条 各县(区)财政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地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实施、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等基本情况;
(二)本地区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情况,包括绩效评价目标、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组织实施评价的工作过程;
(三)本地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绩效综合评价情况;
(四)本地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和说明;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财政部广西监管局出具的审核意见,及有关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制定调整相关政策以及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参考依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北海市财政局、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县(区)财政部门应于2023年1月底前会同同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资金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报北海市财政局、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北海市财政局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北海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北财综〔2020〕15号)同时废止。
附件:1.租赁住房保障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
2.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
3.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