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海市财政局积极响应城市发展战略,以创新理念为引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体育赛事活动,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等方式,推动体育活动嵌入旅游产业链条,体育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打造现代特色体育强市和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提供有力支持。
一、强化保障,筑牢赛事服务资金保障网
北海市财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及自治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为纲领,通过政策解读、专项培训及深入调研,指导市旅游文体局围绕北海文旅工作实际规划和需求,积极拓宽公共服务购买事项,精准规划购买方向,确定公开招标专业赛事运营团队为北海市重大体育赛事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保障职能,强化预算编制,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审核资金流向,确保项目资金精准直达。2024年专项安排“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项目预算820万元,通过引入专业赛事运营团队,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该赛事连续六年落地北海,三年入列世界帆联赛历,成为广西首个国际级水上运动品牌。
二、激发活力,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新模式
北海市财政局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以“拨改买”的转变方式,引导市旅游文体局向下属事业单位市体育馆购买场馆业务服务,探索和创新“体育+文旅”运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疫情常态化管控后原改造的防疫场所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切实保障体育馆场馆安全、有序开放。2024年,北海市体育馆累计接待群众约1.2万人次,创收58.5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53%。其中,承办全国性、区级性、市级性体育类赛事活动共9项,参赛人数累计超过5000人,赛事期间带动全市住宿、餐饮、交通、观光等相关产业消费,有力拉动旅游经济内需。同时,市体育馆还与市内多家未成年人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亲子活动,活动参与人数达1500人次,不仅实现了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提质增效,更在经济创收与社会活动参与度上取得显著突破。
三、聚焦成效,激活体旅融合经济新动能
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导向作用,坚持“花钱必问效”,紧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推动服务采购科学化、规范化。在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支持下,体育旅游融合拓展多元消费新业态,释放消费潜力。以“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为例,赛事期间带动国庆黄金周游客量达353.82万人次,旅游收入35.6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9.2%。赛事村吸引75家文旅商家入驻,衍生“赛+游”“赛+购”等新业态,帆船主题购物、赛事运动体验受热捧。赛事获全球超百家媒体1550次报道,触达3亿人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