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发〔2023〕38号
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各科室:
为抓好2023年交通运输各项重点工作,现将《2023年北海市交通运输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研究各项工作安排,强化绩效考核,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北海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6月13日
2023年北海市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一、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扎实落实市委第十二届第五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部署决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组织领导,优化统筹布局,开新局谋新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完善对外交通大格局,持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全面深化公共交通行业改革,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行业维稳,积极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为打造“品质北海 魅力北海”夯实交通运输基础,补短板提质效,奋力谱写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全力推进交通强区试点建设
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实施交通强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和促进作用,继续保持建设投资规模,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0.34亿元,不断完善交通设施网络。
1.持续深化港产城一体化枢纽能力提升,重点推进一批水运、铁路和公路项目,提升铁山港临海产业的疏港运输能力,力争新开工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进港航道项目、北海铁山港西港区石头埠作业区19号泊位工程、S210合浦乌家至西场公路(乌家至沙岗)、沙河至铁山港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等项目,计划建成合浦县泮塘至平洋塘公路Ⅰ标段等项目,加快实施“港航安全运营数智化”项目,实现项目一期试运行。
2.加快北部湾一体化国际空港通道建设,计划完工廉州湾大道西门江西岸至向海大道路口段海城区段,争取开工西门江西岸至向海大道路口段,完成投资1亿元;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机场前期工作。
3.配合自治区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沿海高铁大通道工程合湛高铁前期工作。
4.推进以交旅融合为特征的城市公共出行服务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开工建设北海涠洲北岸生态休闲路、五彩滩至圩仔村等涠洲旅游公路,完成投资1200万元。加快建设乡村公路“三项工程”,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打造信息化项目智慧交通运输组织中心,计划年内完成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行业监管和基础建设项目管理两个顶层管理平台,一是行业监管方面,实现农村公路运行监测、公路治超管理、“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运行监测管理等功能;二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实现建设登记管理、实施状况动态管理、资料收集、信息互动、数据统计分析、APP管理检查清单等功能。
(二)加快推进公路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协助配合自治区层面推动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配合加快大风江大桥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完工。加快推进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至高德公路(廉州湾大道工程)建设,持续推进G228山口至兴港段改线(铁山港向海大桥)、G228山口至兴港段改线(山口至龙港新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S210乌家至西场公路(乌家至沙岗段),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5000万元投资任务。
(三)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建设县乡联网公路,开工5个项目(赤江至沙嘴头、合浦至北暮(青山头至彬塘段)、庙山至塑料厂、涠洲北岸生态休闲路、五彩滩圩仔村),完成投资3235万元。二是建设乡村振兴公路,督促合浦县交通局加快完成浦北泉水经合浦曲樟至博白松旺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实质性开工,完成投资3000万元。三是建设乡村公路“三项工程”,续建2022年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225公里,完成投资15295万元;建设2023年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154公里,完成投资5551万元。
(四)着力推进铁路项目建设
推动上半年全面完成北海站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大力推进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项目建设,配合推进完成有关前期工作,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继续协调推动合浦至湛江铁路有关前期工作,争取批复项目调整可研,力争年内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根据自治区工作部署,协调配合推进合浦至铁山港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动国能广投北海煤炭储运配送中心铁路专用线力争早日获得国能集团批复投资决策;协调铁路部门积极推动北海高铁货运基地前期工作。组织督促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开展常态化铁路环境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力争协调解决铁山港货场进场道路等有关重大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协调开行动车运行的相关事宜。
(五)进一步促推行业经济复苏
(六)稳步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1.持续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积极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推动“交通+科技”发展。指导企业推进“港航安全运营数智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与安全运营的深度融合;
2.积极谋划组建智慧交通运输组织中心,着力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智慧运行和服务应用组织体系,促进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共交通服务等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
3.推进科技治超工作,今年计划建设5个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点,深化公路治理超限超载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加快连点成网步伐。
4.加强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有序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质量信誉考核、水路运输市场信用评级和经营资质年度核查等工作,推行分级分类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对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
5.积极推动“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工作开展,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推广宣传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理念,加快推动群众形成绿色出行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社会氛围。
(七)强化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整治
1.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道路客运行业突出的大客车违规异地经营脱离属地监管,严重扰乱道路运输秩序,存在极大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加强大客车经营源头管理,指导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我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2.开展“平安货运”专项整治。全面开展货运“企车人”排查摸底和资质复核,摸清货运行业底数,建立货运企业安全生产台账和货运个体经营者登记台账。全面开展货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通过严格查处货运“企车人”违法违规行为等措施,实现涉及货运车辆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
3.开展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提升整治。全面贯彻落实《北海市全面提升旅游发展品质工作方案》,抓好巡游出租车、网约车整治工作。加强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重点整治巡游出租车、网约车诱导消费欺客行为和违规营运行为,强化涉旅交通运输行业自律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加强信访投诉管理。
4.开展驾培市场专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驾培行业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强化管理,持续推进驾培行业规范化,提高驾驶培训服务质量,提升驾培行业群众满意度。
5.推进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车退出市场工作。强化属地责任、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引导 57 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经营者退出道路运输市场。力争2023 年底实现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全部退出道路运输市场。
6.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工作要点和标准执行,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确保北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指导县区有序开展行业监管工作。
(八)持续推进市区公交行业改革和出租车新一轮经营投放
加快推进完成市区公交公司国有化改革收购。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协调各部门按计划推进收购工作,维护公交正常运营和行业稳定工作,协调解决市公交公司刚性支出,确保改革期间稳定过渡。持续开展市区出租汽车经营权新一轮配置工作,及时推进新车投入运营,规范运营经营,强化服务质量提升,提升出租车形象和服务水平,促进出租车行业和谐、健康发展。
(九)统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和疫情防控
1.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对已出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聚焦提炼出本次整治的重点隐患,尚未出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结合近年来的事故教训,明确本次整治的重点事项,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底数。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企业员工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企业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质量明显提高。推动各有关部门对照“三个必须”强化安全监管,聚焦重大事故隐患精准严格执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水平显著增强。
2.深化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持续动态更新重大风险清单,加强风险图斑化管理。强化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运用,健全安全风险形势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影响行业安全生产系统性、区域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升风险超前预判和防控水平。制定年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消防)明查和专项督导检查。
3.严格重点时段安全风险管控。统筹做好全国和自治区“两会”、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以及春运、汛期、台风、暴雨、寒潮大风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消防)风险防范和服务保障工作,加强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时段动态调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员24小时在岗值班,强化预警预防、值班值守、应急准备和信息报送。
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结合实际推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对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储备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升行业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北海市公路(桥梁)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北海市水路运输应急救援综合应急演练。
5.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开展道路运输行业乱象整治,深化道路客运打非治违和专项治理,持续加强道路客运安全协同监管,规范道路客运接驳运输和动态监控。加强网约车、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等新业态协同监管,压实平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电子化。强化货车超限超载运输治理,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持续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开展“公路安全精品路”创建;开展桥梁隐患排查、监测鉴定和分类治理,逐步提升桥梁安全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铁路沿线安全治理,提升交通设施本质安全。加强工程建管领域监管,推动“平安工地”全覆盖,加强对普通公路和中小型水运工程项目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抓好水路运输企业资质核查和加大监管力度,压紧压实水路运输企业安全(消防)主体责任。督导各运输企业加强船舶消防、救生、应急演练和安全隐患的检查整改。督促指导县区政府强化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会同海事、旅游文体、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共同加强对船艇非法载客专项整治。
6.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决策,精准落实“乙类乙管”各项工作,认真对照新政策、新要求,逐条梳理调整、逐条抓好落实,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十)全面推进党建提质增效
1.始终把牢政治引领方向盘,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注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全面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足功夫,积极引导干部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2.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切实做到责任全覆盖,完善“一岗双责”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述廉机制,确保任务明确、履责有依、问责有据,督促各单位、各党组织履职尽责,强化监督,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拒腐。
3.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重点抓好重要岗位、重要人员、重要事项的廉政风险防控,制订《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手册》。简化风险防控流程,抓住关键环节,实现对权力运行各环节廉政风险的全面防控和有效预警。聚焦“关键少数”,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规范领导干部使用权力行为。坚持依规依纪,推动机关纪委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4.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全面掀起开展主题教育热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5.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紧紧围绕清廉机关建设目标任务,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文化清和、社会清朗”为主线,创建“党风廉政诊疗室”特色品牌为着力点,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清廉机关。
(此件公开发布)
北海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23年6月13日印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