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部门 > 北海市林业局 > 工作信息

以法为种,守护生态绿色根基

2024-12-23 16:00     来源:北海市林业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切实做好新时期林木种苗管理工作,规范种苗生产、经营、销售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产业健康以及广大涉林群众的切身利益,北海市林业局通过“四个举措”,提升林木种苗管理水平,保障全市种苗质量安全,推进林业事业发展。

一、普法明规,播撒法治良种

为让种苗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自觉守法意识,市林业局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方式开展《种子法》和林业植物新品种宣传工作。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单位门户网站定期推送法律解读文章、案例分析视频以及政策动态资讯,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广大网民关注。线下通过进入企业、社区、林区,根据不同群体对种苗法律法规的需求和理解程度开展分众化宣传,印发传单超过300份,大力宣传植物新品种知识,提高民众对植物新品种和林木质量认定标准的认识,增强林木种苗经营单位(个人)诚信守法意识。通过普法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林木、种苗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生产经营和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思想根基。

二、能力锤炼,锻造执法劲旅

种苗行政执法涉及众多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行业标准,为确保执法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组织开展系统深入的培训,2024年举办林业系统执法培训班1次,行政执法考10次,选派人员参加行政许可法律风险防范专题法治讲座,林业行政执法规范培训,网络法治专题线上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等。加强执法人员对《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行政处罚、强制、许可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同时,执法人员对种苗的品种鉴定技术、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病虫害检疫防控知识等专业内容,种苗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执法过程中精准识别违法行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源头治理,守好质量关卡

种苗生产的源头是把控质量管理的核心,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审批管理,可有效确保全市用种用苗安全。2024年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32人次,检查苗圃21个、工程造林地7个和苗木市场7个。重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资质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经营场所等企业信息,检查种苗的标签、档案、自检、检疫等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生产流程是否存在作假等行为,林木种苗来源和能否进行质量溯源等情况。查检中,未发现制售伪劣林木、种苗等违法违规行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林木种子、苗木质量情况良好;大部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标签、档案较健全,自检制度执行情况良好,未发现滥用、冒用、伪造林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名称、专用标志的行为。但仍有部分单位存在标签的制作格式和填写内容不全、不规范的问题已责令整改。

四、协同治理,肃清市场荆棘

一是上下协同,形成共管共治的格局。由自治区牵头联合市级和县区开展种苗检查专项行动,开展2024年自治区及林木种苗质量双随机抽查暨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于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专项行动,检查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苗圃和公馆林场等经营单位。加强对自治区级林木良种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工作检查,北海红树林良种基地、合浦加勒比松和湿地松基地和市苗圃开展合法性经营指导,做好保障服务工作,防范法务风险二是畅通部门间信息交流与联动渠道。加强与公安局、综合执法局和市场监管局的沟通,共享举报线索和违法信息,按照职责共同推动种苗管理,联合开展抽查行动,及时移送案件线索,2024年发现处置买卖珍贵苗木违法行为1起和无生产信息的苗木一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执法模式和方法,持续提升种苗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结果运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为守护绿色根基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