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至10日,202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暨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第四届特邀专家报告会在广西北海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北京陶诗言气象发展基金会联合承办。
会议首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北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继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主任委员矫梅燕分别致辞。矫梅艳从极端天气预报和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对预报员队伍提出了期望。王丽介绍了广西气候特点及气象工作成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推动合作交流与气象科技发展。李继昭着重介绍了北海文化历史、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肯定了气象在防灾减灾作出特殊贡献。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全国气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北海气象事业的整体水平。
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陆其峰、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带来特邀报告,分享最新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参会者开拓了视野,指明了研究方向。
9日下午的大会报告环节,十位顶尖气象专家围绕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技术总结、人工智能大模型、检验技术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
4月10日,会议进入分会场研讨与墙报交流阶段。会议通过六个分会场开展,围绕暴雨、暴雨暴雪、强对流天气、台风海洋水文人工智能、灾害性天气与环境、数值预报解释应用与预报检验六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各分会场报告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天气过程的研究成果。墙报展示区也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展示了气象工作者在各个研究方向的创新成果。
本次会议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我国气象预报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众多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报告、研讨和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为气象预报技术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预报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强对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气象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文:沈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