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促进“人水和谐”。
北海市审计局从审计项目入手,打好市水利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主动仗”,以审计监督视角见证北海水利事业发展的成就,并以责无旁贷的担当参与其中,为服务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兵马未动 “研究”先行。审计组坚持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全过程,按照审计内容将人员分为经责组和环责组,采用“双主审”模式,两套班组,聚焦各自领域,分工研究、交叉运行、同步推进,既要算好“经济账”,又要把好“生态关”。
为提高此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组深化审前调查,深入了解市水利局部门规划、项目计划、预算安排、资金用途,把涉及的重大政策、改革要求、发展方向研究透彻。通过全面调研,摸清被审计单位职责履行、业务运行、管理模式等。梳理问题线索,认真研究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最终确定围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水利项目建设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为重点开展审计。
为进一步丰富审计组成员的法规储备,审计专家蔡章伟梳理水利部门典型问题清单和政策法规,审计人员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审前学法”活动,增强对水利行业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把握;主审肖玮和李莹雯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情况、重大水利工程是否按期完工验收、发挥应有效益等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赴市水利局开展审前调研,与市水利局各科室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为审计进点后开展工作理清思路;审计组组长鄢恒琅结合前期研究、集体研讨等情况,总结形成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指向精准的审计操作指南,为全体参审人员画好“施工图”,以审计“样本”推动审计调查向纵深推进;分管领导刘文惠结合实际,重点对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剖析,为审计组启发思路、指明方向,确保审计问题揭示有深度。
三看三督 把脉问诊。看生态质量,督政策落实。以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为出发点,关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长制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全面掌握相关约束性指标考核完成情况,结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看项目现场,督建设管理。针对工程建设专业性强、跟踪审计时效要求高的特点,以现场审计为基础,通过实地勘察,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水利项目建设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关注的跟踪审计模式,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施工管理、水土保持等,紧盯项目招投标、设计变更、工程签证、隐蔽工程验收、检测等关键环节,加强跟踪核实查证,不断拓宽审计范围和视角,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看资金使用,督项目效益。以专项资金使用为导向,对上级财政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使用和结存情况、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和绩效情况进行审查,关注是否存在专项资金未按规定使用、未按期支付、长期闲置,规范专项资金运行管理,促使将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收集项目实际运行数据、走访受益对象,分析对比工程预期效益,评估重大水利工程是否发挥了供水能力提升、防洪效果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等应有效益。
析因促改 联动护航。以“找准病灶、深挖病根、规范管理”为目标,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着力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审计组在客观评价市水利局在水利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计征水资源费、政府储备物资和防汛物资管理不到位等审计查出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坚持既查问题也促整改,积极建言献策,从推动健全制度机制、优化行业政策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要求和措施建议,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此次审计共查出各类问题50余个,管理不规范金额4000万余元,提出审计建议8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深化“纪审联动”,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向而行、同向发力,打通问题发现、结果反馈、整改落实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审计在揭示违纪违法行为、反腐治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共同为水利事业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次审计向纪检部门移送案件线索2件,转送重点查办案件3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