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内,广西北港景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不锈钢加工中心生产线高速运转,激光切割机精准作业,一卷卷钢坯经剪切、开平后变身精密线材。“首批下线的510吨φ5.5mm规格的‘北港景兴’牌不锈钢线材已于3月初发运投入华东市场。”北港景兴董事长黄振波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7500.3万元的项目,投产首月便接下了近400吨的订单,实现“投产即满产”。
景兴项目的“加速度”,正是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招商引资成效的缩影。2024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以“链式招商”为核心,创新场景对接、借力平台推介与驻点协同等模式,全年新签工业项目28个,总投资1706.08亿元,其中新签入统项目13个,投资总额完成256.425亿元,制造业完成239.355亿元,制造业引资额、项目投资完成额双双领跑全市,获评“自治区制造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成效明显县区”,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向海经济澎湃涌动。
链式招商强筋骨
“落户铁山港,我们看中的是完整的产业生态和优越的区位优势。”黄振波表示。项目紧邻北港新材料公司,原料供应无缝对接,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依托铁山港良港优势和铁山港多式联运枢纽,产品可快速辐射华南、华东市场。这种“前店后厂”的全链条产业布局,正是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链式招商的成果写照。
谈及项目推进过程,黄振波频频点赞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全程“保姆式”服务:网上一站式审批实现“零跑腿”,管委会专人对接解决厂房租赁、设备安装等实际问题。优越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抢”到市场先机,目前首批510吨“北港景兴”牌不锈钢线材已成功打入华东市场,第二批700吨原料正不间断地投入生产线。
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铁山港不锈钢精深加工的产业空白,更吸引了北海三合新材料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集聚。随着链式招商的深入推进,千亿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过去一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围绕“5+2”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开展靶向“链式招商”。2024年,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地,开展集中招商43次,对接客商93家,请进来客商113批次183家,成功引入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金风科技北部湾零碳基地等链主项目,带动索理思化工、九州赤泥综合利用等16家配套企业扎堆入驻。在链式招商的“葡萄串效应”下,金属新材料产业全年产值859.4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32.6%。
场景招商赋新能
“让技术找到场景,让场景吸引企业。”2024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招商引资再放大招,推出“场景招商”模式,将企业需求转化为落地机遇,为企业量身打造应用舞台。
2024年3月15日,一场“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场景招商对接会”引发行业关注。首批场景机会清单25个、场景能力清单10个现场发布,吸引全国20多家知名企业参会对接交流。
同年11月16日,由三峡集团领衔的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搭建全链条对接平台,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在会场与全国各地产业精英共话发展。这场近年来北海最高规格的产业推介会,成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场景招商的精彩注脚。
2024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先后分赴国内10省、19市,举办、参与场景招商推介活动19场。这种“以场景引项目、以链主带生态”的招商新模式成效显著,索理思化工、建滔下游盛亚等配套项目,以及三峡风电产业园、上海电气、九州赤泥综合利用等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有力推动海上风电、绿色化工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破局。
驻点招商拓新局
除了场景招商、平台招商借势造势,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还通过驻点招商,逐步打通产业转移通道,构建起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今年以来,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共拜访企业28家,新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96.61亿元。
为提升招商实效,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创新采取“嵌入式”招商策略,选派骨干常驻江苏常州天宁经开区,在深入学习先进地区招商经验的同时,积极搭建产业转移对接桥梁。招商团队全年参与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推介会、全国赤泥绿色利用交流会等各种大型推介活动,持续扩大区域影响力。特别是在2024年8月“投资中国”对接会上,与泉州经开区签订共建协议,推动两地产业链互补,共同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了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在沿边临港园区中的产业吸引力,为承接优质产业转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