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应急管理报》第五版消防救援专题刊发题为《广西涠洲岛 无人机巡检 全方位守护》文章,原文如下:
广西涠洲岛:无人机巡检,全方位守护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迅速,民宿群快速涌现,但受限于岛上消防救援力量薄弱,传统消防巡查与救援方式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北海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创新对接模式、监管方式,利用无人机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准度,进一步筑牢坚实防线。
"借船出海"构建合作模式。"嗡嗡……"在涠洲岛游客如织的景区上空,一台无人机从机巢飞出,在电力巡检的同时,为地上交通枢纽、热门景区街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空中巡查。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电力智能巡检+智慧政 务+智行文旅"应用场景。
涠洲岛上的智能化无人机机巢
为更好应对海岛"民宿+自建房"火灾隐患风险挑战,该支队积极与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展开合作,创新性地提出"借船出海"的合作理念,充分利用供电局在无人机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探索无人机在消防防灭火领域的应用。
李卫洲支队长率队走访北海供电局
去年9月,旅游区消防救援大队和岛上供电部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政企携手共同绘就“低空蓝图”,开启了合作新篇章。据悉,在该支队的积极推动下,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在涠洲岛部署了5个无人机机巢。这些机巢犹如一个个智能基站,为无人机的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借助高度集成化设计的智能机库,无人机不依赖专业飞手,只要有网络就能自动完成巡检、飞行、降落、充电等动作,实现了全天不间断执行任务,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同时,根据该供电局开发的3条巡视路线,无人机巡视基本覆盖岛上的电力设备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山林等重点部位,实现了海岛无人机空中巡检全覆盖。
无人机巡检系统实时画面
在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的监控屏上,通过 AI 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数据被清晰展示出来,航线对沿线电力设施、消防隐患点、垃圾堆放处及道路等进行逐一标识,并实时更新巡视情况,让工作人员对岛上的情况一目了然。"在实现电力设施智能巡检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 AI +无人机'等新技术,可提供环境监控、森林防火、客流监测等智慧服务,进行全域动态监测。"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规划发展部经理万俊说。
科技赋能为防灭火争先机
在火灾日常监测中,无人机成了敏锐的"侦察兵";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无人机则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无人机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和各种先进传感器,如同赋予了它一双双"火眼金睛",能够实时捕捉到潜在的火灾风险迹象。一旦监测到火源、烟雾浓度异常、湿度过高等异常情况,无人机便会迅速将相关信息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实时发送到供电部的生产指挥中心。生产指挥中心宛如整个监测预警体系的"大脑",收到信息后,会立即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一旦确认情况紧急,便会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消防部门,确保消防力量能够迅速响应,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这种高效的联动机制,大大缩短了火灾发现与响应的时间差,为火灾防控争取了宝贵的先机。
1月10日涠洲岛圣堂路民房火灾无人机视角画面
1月10日,涠洲岛圣堂路圣堂景区附近一民房突发火情,滚滚浓烟迅速升腾,火情紧急,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接到火情通知后,岛上供电单位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派出无人机赶赴现场。无人机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和独特的高空视角,快速抵达火灾现场上空。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实时回传现场的图像和视频信息,其高清摄像头将火情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生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无人机红外画面辅助灭火救援决策
北海市消防指挥中心实时联动调用实时画面,后方指挥员能够全面、直观地了解火势规模,准确判断火势如何在建筑物间蔓延、哪些区域受到的威胁最为严重。同时,根据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消防人员还能清晰地看到温度异常区域,从而精准识别出潜在的危险点,判断火势可能的蔓延方向。
基于无人机提供的翔实信息,海岛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明确了主攻方向,合理调配消防车辆和人员,在火势蔓延的关键节点设置防线,利用消防水枪进行精准扑救,成功阻止了火势的进一步扩大。经过紧张的扑救,火情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周边群众也被安全疏散。此次火灾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森林防火一直是涠洲岛的重要挑战。通过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在开展巡查时有效利用供电单位的无人机热成像、 AI 识别等技术,及时发现潜在火源,实现火灾的早预警、早处置,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灭火效率,有效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海岛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黄光程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